普通螺絲的制作分為兩道工序,第一是衝頭,拉釘就是現在線材上衝出螺絲的頭部,並且切斷線材。第二是搓絲,就是在前一道工序的基礎上,適用兩把銼刀挫出螺紋部分。
用的設備,和他們的工序名稱是一致的就是:衝頭機和搓絲機。
至於技術上面,主要就是衝頭部分模具的選擇要符合使用標准,比如T10等等,切斷的時候,要考慮螺紋部分的長度。還有搓絲用的搓刀要考慮螺紋的螺距,螺紋的外徑是通過兩把銼刀之間的距離來進行調整的。這些基本上就包含了螺絲的幾何尺寸上的要求了。
大部分螺絲在完成之後都要進行表面處理和熱處理等拉帽等。最後就是使用全檢機對產品頭部的外徑進行全檢了
以我司生產的一款小螺絲為例,產品基本規格是:T10, M3、 工藝流程:衝頭—搓絲—熱處理—電鍍。衝頭是為了成型頭部,也就是擰螺絲的時候用的那個小小的十字形或一字形凹槽。搓絲是成型螺紋部分。熱處理是為增加產品硬度並去除應力。電鍍是為了防止產品生鏽。
至於其他的一些工藝。銑尾:一般比較小,或者要求很高的螺絲可能會有這個工序,因為在搓絲的工序中是通過擠壓讓金屬材料材料產生塑性變形的原理完成的,這個時候螺紋的最後一圈可能會由於後續沒有支撐力而產生毛邊等影響螺絲界面平整度的一些變形,這個時候需要加上這道工序,使產品的界面平整。像表面處理這方面,除了電鍍還有氧化、發黑等等,目的都是為了防止產品鉚釘生鏽,一般這道工序的選擇是通過鹽霧試驗進行的,在規定的實驗環境和要求下,能通過測試,並且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佳選擇了。
盤元-退火-酸洗-抽線-打頭-輾牙-熱處理-電鍍-包裝
這個是一個螺栓生扣件產的完整的過程。
盤元:指你買回來的線材
退火:指增加線材本身的硬度。(這道工序也比較重要,現在用的都是高溫球化退火爐)
酸洗:就是洗去線材表面的鏽、雜質之類的
抽線:指把線材拔到你生產螺栓所需要的直徑
打頭:就是冷鐓成型的擠壓出螺栓的頭部。(如果是M20以上的螺栓就需要紅打,就是需要加熱了再打頭部,但那樣的螺栓表面不是很漂亮,因為有氧化皮)
輾牙:指所需要的牙距和牙型
熱處理:這道工序比較重要公母螺絲,確定螺栓的性能等級
電鍍:把表面處理成所需要的表面顏色
- Apr 12 Thu 2018 10:53
螺栓制造工藝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